小红娘(美食) 第73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就因为自己小红娘的名声,直接忽略吗。
  会不会有点太盲目了。
  但看着过年时,周围人户家家拜神,原锐家也因为祭祀离开好多天,说是家里宗庙也要再祭,好像也理解了?
  毕竟这是古代,迷信点也正常。
  苏茵茵还是道:“好哦,那你们可要好好的,不然以后都要来骂我了。”
  楚珊跟章公子笑。
  他们才不会呢。
  等到章公子会试结束,他们就张罗婚事了。
  又是科举考试。
  感觉整个京城都因为这事在忙哎。
  送走他们两个,苏茵茵把自己迷你枣泥酥的方子再拿出来。
  去年乡试那会,家里生意都好了些,今年会试,全国各地考生都来,人肯定更多,所以赶紧做出新品才是。
  苏茵茵一边陪哥哥,一边琢磨方子。
  就连年后家里开门她也没出去。
  高筋面粉总算弄出来了,还因此弄出不少面筋。
  好在面筋味道不错,不算浪费食物。
  接下来便做枣泥馅。
  苏茵茵原本以为大果姐姐家的果园有红枣,没成想她家没种,反而是来帮工的王婶子家种了两颗,从乡下给她带了些枣子过来
  苏娘子为此也付了银钱,不会让大家吃亏。
  至于孩子想做什么,随她就好。
  苏娘子吃过宝宝做的面食,知道她很有天赋的。
  初六店里开张,她去店里忙,留女儿儿子在家。
  但叮嘱过她,小火可以,烤炉不能碰,安全最重要。
  苏茵茵肯定答应,她不是乱来的人!
  做枣泥,最重要的是红枣的甜度,以及炒制的时间。
  王婶子带过来的红枣粒大饱满,空口都好吃,想来做成枣泥同样好。
  用料很简单,红枣去核,再加植物油,少量清水即可。
  先把去核的红枣煮熟,再搅拌成泥,过滤掉红枣渣。
  接下来便是倒入锅中,开小火,一边搅拌一边倒入植物油,不多时红枣的香味便激发出来。
  别说同一个屋檐下的哥哥了,就连隔壁邻居刘婶子都要睁大眼睛看一下。
  “茵茵,什么味道这样香?”
  苏茵茵大大方方取出枣泥馅:“婶娘你尝尝,看看甜不甜。”
  微微发红的枣泥馅绵软香甜,不用尝就知道好吃!
  苏显同样吃了一口,只觉得口感极好。
  之前街上买的枣泥馅食物,绝对没有这般顺滑可可口啊。
  见两人都喜欢,苏茵茵就知道枣泥馅做成了。
  “你们苏家不愧是有手艺传承的,等你长大,说不定能重振苏家点心的名声呢。”刘婶子夸的真心实意,不过她也要赶紧出门,不能多说了。
  她女儿腊月生了孩子,肯定要去照顾的。
  苏茵茵连忙道:“等刘姐姐孩子满月,我也去看看宝宝。”
  “好好好,那满月酒,你该坐主位的。”
  当年要不是茵茵宝宝,女儿的婚事大约不会这般好。
  刘婶子走了,苏显又吃了两口,再回去读书。
  如今已经正月初六了,再有一个月就要童试,他太紧张了。
  好在明日私塾便提前开门,他们这批考童试的,总算有夫子教导。
  考试,放在哪都是大难题啊。
  苏茵茵想到她当年高考,赶紧摇摇头,不要去想这么可怕的事情!
  不如把手头的迷你枣泥酥做好。
  刘婶子方才说的苏家点心名声,她知道一点。
  几十年前,苏家点心在整个京城都有些名气,不过这两辈没落了。
  辉煌时刻谁都有,别把一刻当永久,这话还真没错。
  枣泥馅做得非常好。
  终于可以正式动手了。
  苏茵茵小心翼翼拿出一小罐油脂。
  放在这里,应该叫做醍醐,《本草纲目》里说,乳成酪,酪成酥,酥成醍醐。
  到现代来说,大概类似于黄油。
  这还是她意外在牛奶厂买到的。
  她跟哥哥每日早上必要喝牛奶,家里跟那郊外水牛场的老板熟悉,得知他们用牛奶炼油,当时就意识到,这或许就是古代的黄油。
  这东西在前朝被称为八珍之一,也就是如今水牛奶多了些,价格才稍稍往下降,否则她家根本买不起。
  那老板还说:“这些年京城不少人户都喜欢喝牛奶,所以产量也多了。”
  “特别是大户人家,说是宫里都给太子殿下订牛奶,王公贵族们自然也跟上。”
  “也就这几年的事。”
  还有这种事?
  不过上行下效嘛,京城人跟风很正常。
  不管怎么说,反正能拿到黄油,对苏茵茵来说,绝对是意外之喜。
  只希望以后牛奶多多的,黄油也多多的,价格就能再降一些!
  对她这个烘焙人来说,简直不要太好。
  黄油隔水软化后倒入白糖搅拌,接着再把高筋面粉,更多的白糖倒入黄油里面。
  最后加入鸡蛋液,再揉成光滑的面团。
  面团放到寒冷的室外两刻钟,再进行下一步。
  接下来面团分为三份,擀开后切成不规整的边角,最后做成长方形。
  长方形里面加入枣泥,收口朝下,刷上鸡蛋液。
  接着撒上白芝麻,切成一口一个的小段。
  此刻家里厨房没有旁人,苏茵茵做得行云流水赏心悦目。
  美中不足的是,她做什么都要踩着小凳子,否则够不到桌子啊。
  最后一步,当然要进行烤制。
  家里的烤炉并未加热,还是送到店里烤更好。
  苏茵茵跟哥哥说了一声,提着小篮子快速出门。
  店里跟家里距离并不远,小跑着一会就到。
  店里这会生意一般,只有苏娘子一个人在。
  “茵茵你怎么来了。”苏娘子连忙去接,“这里是什么?”
  “娘亲,这是我做的点心,店里炉子空着吗,我想用两刻钟。”苏茵茵乖乖给娘亲看点心。
  苏娘子眼前一亮:“这就是你说的拇指枣泥酥?”
  “这么快就做好了。”
  她以为还要等几日呢。
  女儿做事,是不是太快了些,看来她真有这方面的天赋。
  苏茵茵自然不能直说迷你枣泥酥,迷你毕竟是音译。
  拇指两个字更为直观,像拇指般大小,那就是个头小呗。
  “嗯,烤出来一口一个,不用粘手,也不会掉渣。”
  苏茵茵说着,苏娘子已经去烤点心了,以她的眼光来看,这点心做得就漂亮,面团更带着不同的香味。
  像是奶香?
  难道是茵茵用了醍醐。
  母女两人交流着做点心的心得,并一致同意,用黄油来做甜点,奶香味似乎更能激发甜味。
  两人说着,街面零零散散有些路人。
  刚过完年,多数人不会去点心店,这也是一年来最清闲的时候。
  之前苏娘子母女两个趁着年后回老家学手艺,就是趁着一月二月比较闲,这才出去。
  今年肯定不成的。
  至少要等苏显考完童试。
  不管能不能考过,他们全家肯定要陪着。
  苏娘子抱着女儿给她暖手,但她的手暖呼呼的,原锐家送的暖衣果然极好。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