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黎半夏一阵脸热,好家伙,昨晚她昏昏沉沉之间,到底还是没把持住。
周景之轻咳一声,压低声音道:“我应下夫人的话自然守诺,今晚绝不打扰夫人。希望夫人也要守诺才好。”
他的声音压得很低,又是凑在黎半夏的耳边说的,秋梨其实完全没听到。
但是他这压低声音说话的架势,还有俩人的表情与反应,一看就是一些非礼勿听之言。
秋梨赶忙垂着头退了下去。
“夫人,郎君,我……我在外头候着。”
黎半夏脸也烫了起来,横了他一眼:“我说的不是这个。”
周景之一愣:“哦。知道了。”
这反应……
黎半夏脸更烫了,“这个也要遵守。”
虽然她不太记得自己提过这个。
周景之点头:“是,两个我都遵守,夫人只需遵守那一个便好。”
黎半夏:“……”
周景之:“夫人说的另一个承诺是什么?”
黎半夏:“……”
这人连说了啥都忘了,还信誓旦旦说要守诺。
周景之有些心虚地看着黎半夏,拱手道:“还请夫人赐教。”
黎半夏懒得跟他计较,“你昨日说,知道一处茶馆的说书先生甚是不错。”
要想把祖父他们能翻案,免不了要借一番舆论,茶楼的说书先生说不定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
清风茶楼,宾客众多。
周景之殷勤地替黎半夏倒了一杯茶,道:“这位说书先生人称韩先生,走南闯北,曾经在西境住过几年。我曾听过他说书,他所说的故事,虽有夸张的成分,但大抵属实且精彩。”
黎半夏点了点头,接过茶杯喝了一口。
那位韩先生已经开始说书了,今日来得巧,说的是西境的旧事,免不了涉及汝王府。
恰逢汝王爷回京,正是京城中的焦点人物,这个话题引来许多人捧场。
“汝王殿下降生那日,天降祥瑞,朝中与民间都言天命所归。先帝跪于高祖皇后塌前,愿将帝位禅让于汝王殿下。”
“高祖皇后义正词严地拒绝了,并当即请求先帝册封其子。汝王殿下是大渊开国以来,最年轻的亲王。”
“先帝与汝王虽只是养兄弟,却感情深厚,汝王殿下年幼顽皮,闯下了不少祸事,先帝多次帮忙顶包。相传,先帝唯一一次早朝迟到,是因为前一天晚上陪汝王殿下罚写抄书……”
这位说书先生又戏说了先帝与汝王殿下的诸多趣事。
最后便说到了汝王府与天家的姻缘一事。
“咱们大渊朝的皇后皆出自姜家,只是姜家当时却是全力支持汝王殿下的。高祖皇后为先帝求娶姜家女,姜家只给了太后这个旁支,轮到汝王殿下说亲时,姜家却主动给了汝王妃这个身份尊贵的主支贵女。
到了当今圣上求娶时,依旧只得了先皇后与继后两个姜家旁支之女,姜家主家一脉的贵女留给了汝王长子。
到了太子求亲时,情形便更不如了。姜家连个旁支庶女都不愿出了。”
台下有人听得连连咋舌,“姜家如此行事,岂不怕惹天家不快?”
韩先生一笑:“先帝对高祖皇后与汝王殿下感情深厚,自不会计较这些。当今圣上有先帝的先例在前,也不好计较。至于太子……呵,太后这个亲祖母都不愿为他求娶姜家女,更遑论其他了。”
台下马上又有旁的声音:“咦,不是说,新太子妃会是姜家的念芙郡主吗?”
韩先生挑眉:“说得不错!太子能有此良缘,全靠汝王府小世子失踪数月,凶多吉少!诸位可知,姜家所有人,包括太后她老人家自己,可都惦记着汝王府呢。”
“太子是唯一的储君,太后即便再不满,也不该让这太子妃之位旁落才是,何苦折腾黎家女一番,又让这娇滴滴的念芙郡主成了继任?皆是因为,这念芙郡主原本是给汝王府小世子准备的!”
众位听众连连点头:“原来如此!”
周景之听得好好的,突然来了这么一句,惊得茶杯都差点没握住,下意识就去看黎半夏。
一侧脸,便见到黎半夏正巧看了过来。
“郎君没说错,这位韩先生说的书果然属实又精彩,难怪郎君多次来听他说书。”
黎半夏挑了挑眉,轻飘飘地瞥了他一眼。
“郎君有此心思,直说便是,何必绕这么大弯子?”
“夫人误会了。”周景之真是叫苦不迭,在心里把这个韩先生骂了个狗血淋头。
这人怎么关键时候来这么一出!
“后头这几句是他新加上去的,之前我听过数次,都没有后头这些混账话。我愿对天发誓,绝对没有旁的心思,请夫人相信我。”
黎半夏没再理会他,眼看这场说书就要结束,趁着大伙儿还没往外退,黎半夏避开人群往马车上去了。
“夫人!”周景之赶紧跟了上去,“夫人莫要再生气了。”
“呵,我生什么气?”
周景之赶紧握住她的手,“夫人愿意唤我一声夫君我就相信。”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a>|穿书 先婚后爱
周景之轻咳一声,压低声音道:“我应下夫人的话自然守诺,今晚绝不打扰夫人。希望夫人也要守诺才好。”
他的声音压得很低,又是凑在黎半夏的耳边说的,秋梨其实完全没听到。
但是他这压低声音说话的架势,还有俩人的表情与反应,一看就是一些非礼勿听之言。
秋梨赶忙垂着头退了下去。
“夫人,郎君,我……我在外头候着。”
黎半夏脸也烫了起来,横了他一眼:“我说的不是这个。”
周景之一愣:“哦。知道了。”
这反应……
黎半夏脸更烫了,“这个也要遵守。”
虽然她不太记得自己提过这个。
周景之点头:“是,两个我都遵守,夫人只需遵守那一个便好。”
黎半夏:“……”
周景之:“夫人说的另一个承诺是什么?”
黎半夏:“……”
这人连说了啥都忘了,还信誓旦旦说要守诺。
周景之有些心虚地看着黎半夏,拱手道:“还请夫人赐教。”
黎半夏懒得跟他计较,“你昨日说,知道一处茶馆的说书先生甚是不错。”
要想把祖父他们能翻案,免不了要借一番舆论,茶楼的说书先生说不定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
清风茶楼,宾客众多。
周景之殷勤地替黎半夏倒了一杯茶,道:“这位说书先生人称韩先生,走南闯北,曾经在西境住过几年。我曾听过他说书,他所说的故事,虽有夸张的成分,但大抵属实且精彩。”
黎半夏点了点头,接过茶杯喝了一口。
那位韩先生已经开始说书了,今日来得巧,说的是西境的旧事,免不了涉及汝王府。
恰逢汝王爷回京,正是京城中的焦点人物,这个话题引来许多人捧场。
“汝王殿下降生那日,天降祥瑞,朝中与民间都言天命所归。先帝跪于高祖皇后塌前,愿将帝位禅让于汝王殿下。”
“高祖皇后义正词严地拒绝了,并当即请求先帝册封其子。汝王殿下是大渊开国以来,最年轻的亲王。”
“先帝与汝王虽只是养兄弟,却感情深厚,汝王殿下年幼顽皮,闯下了不少祸事,先帝多次帮忙顶包。相传,先帝唯一一次早朝迟到,是因为前一天晚上陪汝王殿下罚写抄书……”
这位说书先生又戏说了先帝与汝王殿下的诸多趣事。
最后便说到了汝王府与天家的姻缘一事。
“咱们大渊朝的皇后皆出自姜家,只是姜家当时却是全力支持汝王殿下的。高祖皇后为先帝求娶姜家女,姜家只给了太后这个旁支,轮到汝王殿下说亲时,姜家却主动给了汝王妃这个身份尊贵的主支贵女。
到了当今圣上求娶时,依旧只得了先皇后与继后两个姜家旁支之女,姜家主家一脉的贵女留给了汝王长子。
到了太子求亲时,情形便更不如了。姜家连个旁支庶女都不愿出了。”
台下有人听得连连咋舌,“姜家如此行事,岂不怕惹天家不快?”
韩先生一笑:“先帝对高祖皇后与汝王殿下感情深厚,自不会计较这些。当今圣上有先帝的先例在前,也不好计较。至于太子……呵,太后这个亲祖母都不愿为他求娶姜家女,更遑论其他了。”
台下马上又有旁的声音:“咦,不是说,新太子妃会是姜家的念芙郡主吗?”
韩先生挑眉:“说得不错!太子能有此良缘,全靠汝王府小世子失踪数月,凶多吉少!诸位可知,姜家所有人,包括太后她老人家自己,可都惦记着汝王府呢。”
“太子是唯一的储君,太后即便再不满,也不该让这太子妃之位旁落才是,何苦折腾黎家女一番,又让这娇滴滴的念芙郡主成了继任?皆是因为,这念芙郡主原本是给汝王府小世子准备的!”
众位听众连连点头:“原来如此!”
周景之听得好好的,突然来了这么一句,惊得茶杯都差点没握住,下意识就去看黎半夏。
一侧脸,便见到黎半夏正巧看了过来。
“郎君没说错,这位韩先生说的书果然属实又精彩,难怪郎君多次来听他说书。”
黎半夏挑了挑眉,轻飘飘地瞥了他一眼。
“郎君有此心思,直说便是,何必绕这么大弯子?”
“夫人误会了。”周景之真是叫苦不迭,在心里把这个韩先生骂了个狗血淋头。
这人怎么关键时候来这么一出!
“后头这几句是他新加上去的,之前我听过数次,都没有后头这些混账话。我愿对天发誓,绝对没有旁的心思,请夫人相信我。”
黎半夏没再理会他,眼看这场说书就要结束,趁着大伙儿还没往外退,黎半夏避开人群往马车上去了。
“夫人!”周景之赶紧跟了上去,“夫人莫要再生气了。”
“呵,我生什么气?”
周景之赶紧握住她的手,“夫人愿意唤我一声夫君我就相信。”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a>|穿书 先婚后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