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章轩的命案对于大理寺上下而言都是烫手山芋。认真查案,可能会查到某个大人物身上,进而增加被灭口或报复的风险,不认真探究案情,宣文帝会责难降罪。
  在吴玮眼中,或许她要么是个将死之人,要么迟早落到和前任寺正一个下场,横竖看着都没什么往来的价值。
  李星鹭倒是不在意这些新同僚的看法,她只是借由他们的态度进一步感觉到这桩命案背后暗流涌动的危机。
  “大人,已经到宫门外了。”
  车夫的声音隔着帘布传进来,李星鹭恍然回过神,在大陶、小陶录事下车后,她也弯腰走出车厢、一跃落地。
  一个戴着蓝顶官帽的中年太监快步向她走来,满脸堆笑着问候道:“这位就是李寺正李大人吧?奴才已经奉命恭候您多时了。”
  “劳烦公公久等了,不知如何称呼?”
  李星鹭没有以倨傲的姿态回应,一来她不习惯摆谱,二来太监这类人物,虽然自称奴才,但常年在宫中侍奉,不知代表着哪个贵人的脸面,要是以为能够随意轻慢他们可就犯了大忌。
  果然,那太监含笑回道:“奴才姓卓,乃奉陛下口谕配合您在宫中行走查案。”
  这位卓公公居然是宣文帝御前的内侍,李星鹭微不可见地皱了皱眉,越发察觉到宣文帝对这桩案件的重视。
  若说她丝毫不为此紧张和焦虑,那是假的,但她不会显露出怯色,只是如常般开口道:“我想先去案发现场看一看,听闻那位章统领是死在冷宫附近?”
  “不错,奴才这就为大人带路。”
  马车不可在宫廷中使用,甚至除却皇帝与得势的后妃能够乘坐步辇之外,无论权贵官员还是宫女太监都得步行。
  李星鹭倒是无所谓,在来到这个世界前后她都没少过那种东奔西跑的生活,但是一看就惯于坐书房、不常锻炼身体的陶家兄弟却已经开始流汗大喘气。
  为防他们被甩开太远,她每走一段路还要时不时回头等待一下,也正是因此,她察觉到随着她越发深入这红墙绿瓦的皇城,周围路过的宫人就越少。
  “李大人,从这里开始便进入冷宫的地界了。”
  在卓公公话音落下后,李星鹭的视野范围内已是一个人影也不见,对比起她初入宫门时卫兵、宫女四处走动的景象,此刻的冷清寂寥更显突出。
  疑惑的话语自她嘴边脱口而出:“章统领死于冷宫附近,难道陛下有令禁止宫人们踏足此地……”
  “您误会了,冷宫虽说不如其余宫殿贵重繁华,但毕竟也是宫廷地带,自然要有宫人扫洒巡逻,至于此地人迹罕见,那多半是因为宫人们被章统领的死吓到了,短时间内不敢随意出行。”
  卓公公给出了否定的回答,但这仍不能打消李星鹭的疑虑。
  因为继续前行一段时间后,她终于发现了一道人影——一个面色苍白、双眼无神的小宫女。
  接着是第二、第三个,她们年龄不同、打扮不同,但神情却如出一辙。
  如果此时不是青天白日,如果李星鹭身边没有跟着几个活人,她恐怕要以为自己误入了什么阴间地府。
  可是卓公公却对此视若无睹,她确信他知道些内情,但既然他不主动告知、甚至扯谎搪塞她,就说明这不是她能够在明面上探究的事情。
  她只得暗自记下这些异常,然后把注意力放到眼前的景物上。
  “章统领的尸体就是在冷宫西面的这处枯井被发现的。”
  枯井?李星鹭没有忘记她穿进这个世界的起点,或许她与枯井这种地方的确有着不解之缘。
  她围绕着枯井方圆一里内仔细看了一遍,除了一滩已经干涸的血迹之外,并未发现其余特别的痕迹,这桩案件的第一重困难就此出现——章轩死于七日前,她的调查开始得太晚,也许这里曾留下过什么线索,但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了。
  “卓公公,前任寺正查案时有搜索过这口枯井吗?”
  李星鹭想着前任寺正毕竟是案发后立刻就着手调查,应该多少会得出点线索,若是拿到他的办公卷宗,她便能节省些许时间。
  谁料卓公公却似笑非笑地回道:“李大人,前头那位寺正可不如您有责任心,他时而为些无意义的琐事跑腿、时而称病,拖到前日才进宫查看案发现场,您说他能在这里进行什么有用的搜查?”
  面对这看似踩人捧她的话语,李星鹭的笑容却有些僵硬——前任寺正拖延时间不干正事无非是不想得罪与这桩案件牵连着的各方势力,为此他宁愿承受宣文帝的怒火被革职,但轮到她怕是连自损避险的选择都没有,因为宣文帝已然失去耐心,一旦她表现出退缩的意图,她的下场或许会比前任寺正更惨。
  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她再一次在心底告诫自己,然后对陶家兄弟宣布:“我要下井去看一看,你们在旁边摇动手柄放松绳索将我降到井底,等我喊你们的时候再拉我上来。”
  “大人,这多危险啊……”
  大陶录事露出不赞同的表情,小陶录事也在一旁附和。
  李星鹭深吸一口气,无奈地反问道:“那你们能替我去吗?”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a>|穿书甜宠文 暗恋文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