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少年出声:“以前如何?”
  听到世子的问话,于管家大为惊异!
  他自小就是个话痨,可小主子好静少语,所以他平日里也总忍着不出声,生怕扰了他的清净。
  要是满肚子的话实在憋不住了,他就跑去隔壁人家串门,对着那只斑点狗的耳朵聒噪,把那只串了不知多少种儿的小土狗喂得膘肥肚圆,对上别人看家用的大狗,都敢撒尿圈地盘。
  可刚刚,向来只会安静听着、从不会主动接话的世子竟出声问了!
  “以前啊,以前,”于管家立马勤着说起话,“这就是片穷乱地,虽地广土肥,不至于像别处那般闹饥荒,但也算不上个好去处。”
  他伸手指向北边:“我前日来时,路过的官道宽阔平整,两侧十步以内的树木都被伐光。可二十年前,那里根本无人管,老虎就藏在官道两边的树林子里,一有机会,就会扑出伤人,虎患不绝。”
  说着,他将他的粗粝手背上的那道深疤,伸向小郎君,“我当时还同郡王来这里猎过虎。那虎凶得很,要不是郡王眼疾手快将我救下,我这只手,就成了老虎的盘中餐!”
  “还有,”上了年纪的人,一说起往事就便难停下,越说越多道,“以前这路啊,都是百姓们用脚一步步踩出来的私道,一旦下雨,便泥泞得人出不了门……”
  陆云门听着,也看向外面。
  车水马龙,富庶丰饶。
  自永济州被划为赤璋长公主封地后,长公主便立即在此严明法度,整顿财政,重罚犯罪。
  她施刑酷烈,种种重刑,骇人听闻。
  可她又广施恩惠,年年以各种缘由削减封邑赋税,耗费心力修筑道路,重修医馆、学堂、养老所。
  在她的恩威并施下,人们很快便发现,在这里,只要遵律守纪、不做恶行,便真的可以“幼有所长,老有所终,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而长公主也极重农耕水利。
  她在封地内广推曲辕犁与水转筒车,曾亲自率水部官吏,废寝忘食,兴修了几十处农田水利,引水入田,灌溉千顷,连李国老都曾钦叹“此举利民百年,实属大功劳”。
  农民们活干得轻快,收成也更好,义仓谷满稻足,年年穣穣满家。
  陆路水路道道通畅,商贩们爱来,布帛菽粟自然也足,百姓们吃穿不愁,便也不生恶念——
  “我来的那天,刚下过雨,可夯土路上早已撒好了沙,脚踩沙提行路,竟比在长安时还要强些。”
  耳边,于伯还在说着。
  “听说,为了虔心向佛的百姓能风雨无阻、日日对佛上香,长公主用自己的钱在大佛寺前的大道中插了数不清的绳串铜钱。此后,富仁之家纷纷效仿,许多年过去,那路上铜钱竟只多不少!”
  老人说着,不禁感叹摇头。
  “这样的民风,来之前,我可是想都没想过。”
  ——
  而永济州的另一处,阿柿正边翻着自她上次来后新出的案子卷宗,边笑着听永济州刺史同她细讲他不久前断的那个投毒案子。
  等他将“五马分尸,以儆效尤!”后那一段酣畅淋漓的“我还对他怒斥,这里可是赤璋长公主的封地,长公主为国为民,不辞辛劳,殚精竭虑,你却在此作恶,实在罪该万死!”的马屁话说完,她放下全部看完的卷宗,对着他说了句辛苦。
  知道小郡主一心二用的本事、在说案子时没敢分一丝神的的州府刺史,终于松弛下了他团团的肉蛋子脸。
  “能为长公主与郡主做事,小臣感恩戴德、万死不辞!”
  这人是油嘴滑舌了些,但在查案上的确是一把好手。
  虽说不能跟李群青相比、许多疑难的案子仍是破不了,但阿柿留意过了,只要他敢下定论判罪的,便没有一个是冤假错案。
  这便足够了。
  从刺史那里出来,还有许多事要忙的小郡主便回了自己的屋子。
  而屋子里,已有故人在等着了。
  男子眼小如豆,尖嘴猴腮,嘴上小八字胡滑稽地翘着,正是“贾明”。
  “郡主。”
  见到贵人,男子当即跪到她的跟前,双手捧着个桃核大小的雕山玉玺印奉上,就是阿柿亲手从洞中骸颅中取出的那个。
  “监视汪苍水的下属办事不利,我已下令将他关押。”
  “他既是你的人,如何奖,如何罚,便都是你的事,反正,出了岔子,我只问你。”
  小郡主不在意地笑着,从他手中拿过她等了许久的玉玺印。
  “汪苍水的事,我已经同你妹妹说过了,只要贾内监你在李群青和陆云门跟前瞒住你的身份、平安顺利地赶回来,我就不罚你。而你做的……”
  她看着毫发无损的玉玺印,弯起嘴角。
  “很好呀。”
  说完,她看了眼一旁的酡颜。
  “我要安静核一核永济州最近几月的账目,你们兄妹分别良久,便出去叙叙旧吧。”
  她顿了顿。
  “但也不要叙得太晚。明日,还要随我去王延维府上还画呢。”
  第70章
  70
  夜静更阑,于管家刚提着灯笼走出小院不久,竟在一处墨池边看到了自家世子。
  他犹疑地抬头看了看天,一瞬以为自己已经老到糊涂,连时辰也估不准了。
  这时,夜色里净如白鹤的少年先向他出了声:“于伯。”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a>|天作之合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