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刘虞微微一怔,又露出欣喜的笑容,“贤侄女不必多礼!”
  皇帝认了神悦为姐,他便也是神悦的伯父,是一家人。
  但他没料到,她对自己竟依然如此礼重,与自己家礼相见,而非国礼。
  张祯打量刘虞,见他脸色红润,精神矍铄,比之前相见时状态更好,不由欣慰道,“皇伯松柏长青,真乃汉室之福。”
  前几年,如果刘虞没能稳住幽州,或者也生出异心,那么冀州、辽东都会更加混乱。
  北方那一大片疆域就会失控,她收拾起来也没那么容易。
  正是因为有刘虞忠于汉室,袁绍、公孙瓒才能按她的布局走。
  历史上,刘虞最终还是没能守好北境,被公孙瓒斩首,但他已经尽力了。
  公孙瓒也因杀刘虞而失民心,落得引火自焚的下场。
  这一次历史走向已经改变,两人的结局应该也不同。
  刘虞笑道,“贤侄女才是汉室之福!”
  公孙瓒在一旁想翻白眼。
  行行行,你们都是汉室之福,就我不是!
  带着儿子上前行礼,刘虞视公孙续如子侄,也如忘年交,态度极为温和。
  拍着他的肩膀道,“大郎,数月不见,稳重许多。”
  公孙续也是一脸孺慕,仿佛刘虞是他亲爹,“幽州路远,又天寒地冻的,刘伯一路可还安好?”
  刘虞和蔼地道,“劳大郎挂念,一切都好。”
  公孙瓒更想翻白眼了。
  吕布也上前拜见刘虞,口称“伯父”,刘虞想说不敢当,看一眼张祯,又觉得大约还是当得起的,拱手回了礼。
  张祯看向刘虞身旁的青年,笑道,“想必这位就是兄长?”
  她上次去幽州时没见到。
  刘虞:“正是你那不成器的兄长刘和!”
  刘和个子很高,都快赶上吕布了,相貌也很俊朗,笑着施礼,“愚兄久闻神悦妹妹之名,今日得见,三生有幸!”
  吕布听得心生警惕。
  三生有幸?哪个兄长会这么跟妹妹说话?
  他们老刘家向来荤素不忌,同族都能勾搭,不是同族更无顾忌了,得防着些。
  张祯谦虚道,“兄长过誉......”
  话没说完,刘和忽然闪开,露出身后的人来。
  “......孔明!”
  张祯惊喜交加,上前拉住他手臂摇了摇,“你,你怎么也来了?”
  她刚才就看到刘和身后有人,只以为是他的兄弟或堂兄弟,没想到居然是诸葛亮!
  几年不见,他长得更高也更俊了,长身玉立,光风霁月。
  小少年身上的稚气逐步褪去,风华初现。
  “想念阿姐,想念大将军,也想念京中诸友,便来看一看。”
  诸葛亮笑道。
  吕布心里冷哼一声,知道自己只是顺带的。
  但他对孔明小郎君也很是欣赏,便没出言嘲讽。
  孔明行礼时,也快快扶起。
  张祯还在喜悦中,“怎不先来封信?我派人去接你!”
  诸葛亮温声道,“想给阿姐一个惊喜。”
  刘和在一旁说,“这是愚兄的主意,妹妹莫怪孔明。”
  张祯笑逐颜开,“怪什么?谁也不怪!我欢喜得很!”
  拉着孔明不放,又问:“你们怎会一起来?”
  历史中,诸葛亮出山时刘虞早已过世,刘和也不知所踪,双方没有结交的机会。
  诸葛亮笑道,“我欲来京探望阿姐和大将军,叔父听说刘伯和兄长也要进京朝贺,便将我托付给他们。”
  他随叔父诸葛玄去辽东上任时,路过幽州,叔父特意带着他们兄弟去拜访幽州牧刘虞。
  刘虞与叔父相谈甚欢,对他也有几分赏识,此后常来常往,日渐熟络。
  对了,和公孙瓒一家也很熟。
  叔父本来还担心公孙瓒桀骜难处,后来发现自己白担心了。
  公孙瓒一心要征高句丽,并不在乎辽东内政。
  张祯笑道,“原来如此,真是太好了!”
  刘虞是君子,孔明也是君子,肯定聊得来。
  吕布实在忍不住了,上前分开她和孔明,一手拉一个,笑道,“回府细说,走!”
  又转头对刘虞示意,“伯父,请!”
  诸葛亮好笑且无语,暗想吕奉先还跟原来一样,见不得旁人靠近阿姐。
  倒也能理解吕奉先的心情。
  爱慕一个人,自然希望独自拥有。
  行走间,吕布向他那边偏了偏,小声道,“孔明不是外人,叫大将军太生分了,不妨唤我姐夫。”
  诸葛亮微怔。
  虽然早有预料,还是觉得太快太突然。
  吕布继续压着声音,意味深长地道,“没错,就是你想的那样!”
  他已捷足先登,登堂入室。
  未来的靖国长公主驸马,非他莫属。
  诸葛亮:“......不是叔父?”
  他可听说了,吕布认了好些侄儿。
  而且当年也有当他叔父的意思。
  吕布笑道,“你不一样,能叫姐夫。”
  顿了下又道,“想叫叔父也无妨,那神悦就是你小姨。”
  诸葛亮:“......姐夫!”
  还是叫姐夫好,他愿意与他们一个辈分。
  也能连带多群大侄子。
  有张祯这样的姐姐,吕布这样的姐夫,他真幸运。


章节目录